智林咨询总结:如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关系
一、尊重·宽容的艺术
在一个外资企业,当外资人员发现有司机睡觉,他们会示意不要出声,叫其他司机出勤。管理岗位有人在上班时间睡觉,外资管理人员通常也会“视而不见",怕打搅他们的“清梦"而悄悄退出。
尊重员工,员工才能自尊。外资管理人员尊重员工,换来的是员工的强烈自尊心。
国内企业一再强调的“三不伤害"、“四不伤害",如果有人检查或者员工间相互监督,一般都会造成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
尊重员工,能够提高员工的自尊心;尊重员工,能够消除员工对管理者的偏见。
二、信任·考验的是信任者的能力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所以说,信任,考验的是信任者,而不是被信任者的品德和能力。
很多企业,在 “人性恶"的管理假设下,导致了员工的“不合作"。对待“不合作"的员工,仅靠严刑峻法是不够的。受到企业惩罚的员工一定会想方设法在企业无法惩罚的地方报复企业——你给员工什么,员工就会加倍的给你什么。
三、培养·绝不是福利,更不是“浪费"
很多企业一般存在一种普遍的认识:培训、培养是给员工的福利。所以,很多企业的培训变成了无培训计划、无需求分析、无效果评估的“三无"培训。
其实,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完成员工企业化的任务,还可以起到与员工沟通的作用;同时,培训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
四、工作·才是管理的终极目标
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要多方面关注员工的工作,否则就有“舍本求末"的嫌疑。多关注,才能取得好的业绩。